王秀芬 教授
电子邮箱:wxf@mail.buct.edu.cn;wxfbuct@163.com
研究领域:
1. 功能助剂、磷腈弹性体材料设计构建、制备与应用(电子电器、石化装置等领域)研究
2. 新型高效环保阻燃剂(磷腈等)及阻燃材料研究
3. 环境敏感高分子凝胶、载药及其药物控制释放等研究
4. 等离子体技术及聚合物表面改性等。
教育背景:
1995.03-1998.06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
1992.09-1995.03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
1981.10-1985.07 辽宁大学 学士
工作经历:
1998.07 – 今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85.07 – 1992.09 辽宁科技大学基础部讲师
代表性成果
[1] Zhaolin Wu, Xiufen Wang,* and Liqun Zhang*.Biomass and Transparent Supramolecular Elastomers for Green Electronics Enabled by the Controlled Growth and Self-Assembly of Dynamic Polymer Networks.Small 2024,2404484
[2] Zhaolin Wu, Xiufen Wang*, Liqun Zhang*, et al. Study on fabricating transparent, stretchable, and self-healing ionic conductive elastomers from biomass molecules through solvent-free synthesis. J. Mater. Chem. A,2023, 11,16074
[3] Zhaolin Wu, Yuanxi Zhao, Liqun Zhang, and Xiufen Wang*.Dynamic Polyphosphazene Networks with Modulating Shape Memory and Self-Healing Capacity by Double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s.Macromol. Mater. Eng. 2021, 306,2100349
[4] 王秀芬,韩莹,马晨曦,李妍;一种成膜性能优异的环醚磷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ZL202010178530.0
[5] 王秀芬,吴兆麟,赵媛西,马晨曦,张燕萍;一种聚磷腈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方法ZL202110456476.6
[6] 王秀芬,马晨曦,张燕萍,吴兆麟,赵媛西;一种基于原位聚合的单离子导体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ZL202110528629.3
[7] 王秀芬,马晨曦,韩莹,张燕萍,吴兆麟,赵媛西;一种基于原位聚合的阻燃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ZL202110528046.0
[8] 王秀芬,周克亮,赵媛西,李妍;一种高阻燃交联聚磷腈弹性体的制备方法ZL202010110064.2
[9] 王秀芬,赵媛西,吴兆麟,张燕萍,马晨曦,周克亮;一种高拉伸无卤阻燃聚磷腈弹性体的制备方法ZL202110451634.9
[10] 王国全,王秀芬;《聚合物改性》(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5月
主持的项目
[1]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302103);阻燃接枝官能化聚磷腈的合成与应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2016.07-2019.06
[2] 科技部,863计划(2010AA065103);十溴联二苯醚阻燃剂替代品开发-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制备及中试生产技术。2010.07-2012.12
[3] 教育部JG项目(BHJG2011020);聚磷腈弹性体的合成及其工程化研究2012.01-2015.12
[4] 山东省科委重点研发计划(领军人才培育项目)(2016GRC3202);高效阻燃剂环磷腈合成产业化开发2016.11-2019.11
[5] 企业研发项目(H2012409)氯代环三磷腈的合成技术2012.11-2013.12
获奖情况
[1] 刘宽胜,王秀芬等,大型乙烯及煤制烯烃装置成套工艺关键助剂技术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J-214-01-R02
[2] 刘宽胜,王秀芬等,乙烯装置碱洗塔黄油抑制剂研发与产业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贰等奖2013材-2-004-02。
[3] 刘宽胜、王秀芬、肖江等,乙烯裂解炉结焦抑制剂BL-628J,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JBR0016-2-2。
[4] 刘宽胜、王秀芬、王彦斌等,一种乙烯装置碱洗塔黄油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ZL200810119911.0),2016年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5] 王国全,王秀芬。聚合物改性(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度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三等奖,证书编号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