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全民战“疫”的日日夜夜,有这样一对平凡的夫妻:俩人虽然工作岗位和职责不同,却为了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一个奋战在防疫物资研发生产的第一线,一个奔赴武汉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各自出色的行动书写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真情大爱。
36岁的男主人公张世甲,是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道恩高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工程师。他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入职9年来,一直负责道恩股份的产业化科研项目开发,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参与国家及省部级产业化项目、完成科技成果鉴定、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还被聘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企业合作导师,是道恩股份响当当的技术研发“新星”。
张世甲接受烟台电视台采访(资料图)
疫情之下,口罩成为“稀缺资源”。从1月26日开始,道恩股份在保障口罩布聚丙烯熔喷专用料供应中大显身手。与此同时,道恩高材(北京)公司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紧急承担了北京市科委的可重复使用口罩用熔喷聚丙烯材料开发项目。在该项目中,张世甲主要负责熔喷聚丙烯长效驻极研究、熔喷无纺布及驻极工艺开发。
作为口罩的“心脏”,熔喷布以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为材料。据张世甲介绍,聚丙烯熔融指数越高,熔喷出的纤维就越细,制成的熔喷布过滤性就越好。因此,要解决高熔融指数、长效驻极、抑菌抗老化兼顾的难题,必须开展工艺参数、配方研究、测试分析和放大试验等工作。
为了配合项目快速推进,国家万人计划专家、道恩股份总工程师田洪池博士带领团队,完全没有节假日、休息日、上下班的概念,全身心投入到项目研发中,用张世甲的话说,“疫情之下,无论博士、硕士,我们都是战士。”
张世甲(右一)在车间工作
再说女主人公郑俊博。她是中日友好医院第五批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的护师。2月7日,在张世甲项目研发最关键的档口,郑俊博主动请缨,留下“最美逆行者”坚毅的身影,踏上了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征程。
出征前夕,“我安排好只有1岁二宝断奶的事情,又跟不到3岁的大宝说,‘妈妈去武汉打病毒啦,回来就可以一起去公园玩’。”大宝虽然还不太懂,但记住了妈妈说的话,并充满期待地说:“快点儿回来,带我出去玩儿!”
那一刻,纵有万般不舍,更明白肩负的使命。郑俊博给妈妈反复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身为保健医疗部党支部年龄最小党员,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家里交给妈妈,希望与老公同心抗‘疫’”。
抵达武汉后,郑俊博被分配到同济医院中**区病房工作。这里的患者都是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感染风险高,为了杜绝感染风险,她剪掉了一头长发,没有一丝怨言。“我要加油,大宝还等着我打败病毒回家,带他们出去玩呢”。郑俊博朴素的话语中,蕴藏着无限的勇气。
郑俊博剪掉心爱的长发
郑俊博在武汉工作中
爱人表现勇敢,张世甲也不甘示弱。3月1日,该项目紧急采购的高压驻极设备安装时出现故障,他连续一周时间,靠在位于北京服装学院的合成纺丝车间,组织搬运配合安装维修及调试。看到张世甲微信朋友圈展示熔喷、驻极试验线调试的视频,郑俊博连连夸赞,“老公真棒,还会织布”,并提醒“少熬夜,保重身体”。可张世甲说,“事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刻不容缓!”
“他爱人奋战在武汉抗疫前线,所以还要挤时间回家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压力可想而知,但他积极乐观的状态深深感染着团队成员。”谈及张世甲的表现,同事王媛如是评价自己入职时的引路人。
作为志愿者,张世甲全程参与可重复使用口罩的佩戴、洗消、测试工作,为项目积累了大量数据样本。“从驻极、检测设备采购到位的安装调试,再到熔喷无纺布的试验及表征,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是关键。”期间,张世甲还完成了长效驻极材料的发明专利撰写及提交,对实现高性能熔喷料的生产制备及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开发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月28日,北京卫视以《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即将实现量产》为题报道了该项目研发成果;4月2日,《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团体标准》通过专家评审会。“工作一线,也是前线!用科技的力量赋能抗疫复产,我感到非常自豪!”
4月7日,郑俊博凯旋。首都机场停机坪上架起三道“水门”,以民航界最高礼仪向“逆行者”表达敬意。“我带大宝、二宝去迎接你”“大宝说让爷爷包饺子给你送去”张世甲的言语中是满满的喜悦和挂念,“回来就安生了”。郑俊博说,“孩子还小,免疫力低”,按照规定隔离修整14天并确认无病毒携带后,她将回到温馨的小家庭。
疫情中,那些曾经惊心动魄的场景渐行渐远。“战‘疫’,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珍惜爱情!”在“疫”散花开的日子里,他继续坚守在研发生产第一线,她依然坚守在治病救人最前线,用奋斗绽放新时代的芳华。